近日,浙江紡織服裝職業(yè)技術學院“青春有夢 勇毅前行”實踐隊在指導老師的帶領下走出校園、走向鄉(xiāng)村,跨越1700公里來到貴州省三都縣水族自治縣開展為期一周的暑期社會實踐,以直播帶貨、宣傳非遺、開展推普等方式,助力鄉(xiāng)村振興,用青春的色彩描繪新時代新農村的美麗畫卷。
聚焦直播帶貨,注入鄉(xiāng)村振興“云動力”
“歡迎來到直播間,我們是浙紡服院社會實踐隊,今天向您推薦的是來自貴州三都縣的馬桑菌、竹蓀、黑木耳……”
主播們生動地介紹每一款產品的生產環(huán)境、品質特點以及營養(yǎng)價值,耐心解答屏幕前網友們關于農產品的各種疑問。
來自該校商學院電子商務專業(yè)和市場營銷專業(yè)的學生是直播助農環(huán)節(jié)的主力軍,他們利用專業(yè)所學充分將營銷數(shù)字分析、營銷策略等知識與調研相融合。通過前期走訪、調研分析總結當?shù)剞r產品難賣的原因,利用電商直播挖掘本地地域特色,進一步擴大三都縣農副產品的品牌知名度和影響力。
此外,實踐隊員們借助開發(fā)的“儂知”平臺,在各個平臺進行推廣。在為期一周的實踐中,隊員們先后在萬戶水寨、普安縣、中和鎮(zhèn)直播4場,共售賣農產品達742.3斤,銷售額為12717.4元。
聚焦非遺文化,注入鄉(xiāng)村振興“新活力”
在三都水族,馬尾繡在女性服飾中的運用非常廣泛,這種技藝已有上千年的歷史,被人們稱為“刺繡中的活化石”,在2006年馬尾繡入選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8月9日,實踐團在馬尾秀第三代傳承人覃毅柔的帶領下參觀了由韋桃花女士創(chuàng)立的馬尾繡特色博物館。水族馬尾繡不但制作材料獨特,制作手法也是獨樹一幟。
“馬尾繡背帶在水語稱為‘歹結’,‘歹’意為背兒帶,‘結’意為馬尾。蝴蝶紋是最常見的,因為在我們水族人的心中,蝴蝶是守護神,能保護孩子平安成長?!瘪闳嵯驅嵺`隊成員介紹道。來自該校紡織學院的何琪和時裝學院的趙寧寧在工作室體驗了從馬尾毛繞裹、定圖、填心的馬尾秀制作過程,紛紛感慨手工制作的不易。
實踐隊成員還通過短視頻拍攝,以大眾喜聞樂見的方式,讓消費者了解馬尾秀生產過程,知曉馬尾秀產品的價值,打開馬尾秀的國內市場。
聚焦推普工作,提升鄉(xiāng)村振興“軟實力”
文化認同是最深層次的認同,提升民族地區(qū)、農村地區(qū)群眾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文化和藝術語言能力,是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重要途徑。三都縣水族自治縣的少數(shù)民族人口占全縣總人口的97.4%,水族人口占總人口的67%,如何打造民族+趣味的推普課堂是本次社會實踐的任務之一。
“現(xiàn)在我們來玩擊鼓傳花的游戲,傳到的小朋友用普通話分享一個小故事好不好?”在鳳羽街道的兒童之家,實踐團隊為小學生們籌備了生動有趣的推普課,通過紅色宣講、知識競賽、詩朗誦、繞口令等方式激發(fā)小朋友們學習使用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熱情和興趣。此外,實踐隊員還將推普志愿服務與當?shù)孛袼孜幕?、非遺元素、普通話應用情況等充分融合,用普通話架起了語言溝通橋梁,促進了各民族之間的交流互融。
“看到孩子們從一開始的害羞、說話生硬,到敢于上臺自信地表達自己的想法,這是我們開展推普課堂最大的成就感。”實踐隊成員潘子軒說道。(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記者 史望穎 通訊員 楊瓊)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selfimprovementmoveme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