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2022年“寶武杯”全國杰出中小學中青年教師金獎獲得者 中國教育報刊社 寶鋼教育基金會 主辦
身高不到一米六,肩膀寬厚,肌肉線條分明,黝黑的臉上,一雙不大的眼睛頗為有神,有點稀疏的短發(fā)鬢角處已經布滿銀絲。不聽人介紹,很難把眼前這個語調輕柔、待人熱情的中年男子跟這樣兩個身份聯(lián)系起來:曾經的職業(yè)運動員、如今的鄉(xiāng)村小學校長。
從教27載,江西萍鄉(xiāng)武功山風景名勝區(qū)麻田中心學校黨支部書記、校長朱志輝,不僅帶著一批批山里娃“摔”出了更廣闊的人生,也結合“以體樹人”舉措探索出一條育人新路。不久前,他榮獲“寶武杯”全國杰出中小學中青年教師金獎。
“想看到夢想在學生身上延續(xù)”
“最初的夢想是有朝一日能在賽場上看到國旗升起,大聲唱國歌?!敝熘据x坦言,自己并不算個成功的運動員。1996年,18歲的他從萍鄉(xiāng)市體校畢業(yè),放棄進政府機關的機會,到偏遠的農村學校新泉小學當體育教師兼摔跤教練,“就是想看到夢想在學生身上延續(xù)”。
“有練摔跤的工夫,不如多幫家里干點農活”“農村的孩子要先念書”……教師和家長對體育抱有偏見,對摔跤更是陌生,現(xiàn)實讓朱志輝的“體育夢”面臨重重困難,但他從未想過放棄。
面對質疑,他耐心地向教師、家長一遍遍解釋:摔跤其實是一項非?!奥斆鳌钡倪\動,能全方面提升孩子的身體素質和觀察力、判斷力,還能提升抗壓力。
一切從零開始,選苗子、抓教學、帶訓練,他每天忙得像陀螺一樣。
沒有訓練器材,朱志輝就物盡其用,把報廢的汽車內胎剪成長條讓學生做肌肉拉伸訓練,用木頭做成杠鈴,帶學生投擲石塊鍛煉手臂力量。為了出成績,摔跤隊暑假要集訓,他帶著孩子們一人一張涼席睡在教室地板上,做飯也得自己動手。
1997年,這群孩子代表蘆溪區(qū)參加市運會,獲得6金12銀的佳績。
一戰(zhàn)成名后,摔跤隊的訓練條件開始改善,質疑聲也在減少,越來越多的孩子選擇跟著朱志輝訓練,不少走向各級賽場,“摔”出自己更廣闊的人生。
朱志輝早年帶過的學生、如今的同事,麻田中心校副校長曾漢金就是其中一個。2012年,從國家隊退役的曾漢金選擇到麻田中心校任教,“如果不是我?guī)煾蛋盐翌I進摔跤隊,現(xiàn)在我可能是‘小混混’,在社會上打架”。
“讓農村孩子也擁有健康昂揚的姿態(tài)”
2006年,朱志輝迎來了職業(yè)生涯的轉折點,他被任命為麻田中心校校長。
彼時的麻田中心校比新泉小學更偏遠,生活條件也更差。如何盡快把學校辦出特色進而爭取更多資源,是這名體育教師出身的新校長面臨的首要問題,朱志輝首先想到的是自己熟悉的摔跤。
憑著10年摔跤積累起的經驗和名聲,再組建一支隊伍并不難。但是,隨著身份的轉變,一些關于學校體育的新理念正在朱志輝腦海里萌發(fā)。于他而言,如何幫全校孩子成長成才已是重要的課題。
“一個孩子成為專業(yè)運動員的概率非常小,我更希望從這里出去的每個孩子都能成為積極向上的人。”朱志輝說,“體育治?!钡淖罱K目的,是希望通過比賽和訓練讓孩子們在反復摔倒爬起來的過程中植入一顆磨礪意志、不怕摔打的種子,“讓農村孩子也擁有健康昂揚的姿態(tài)”。
朱志輝和同事們一道,摸索出一套以“普及+專業(yè)”為特征的摔跤課程體系,涵蓋全校學生,兼顧不同學生的興趣和天賦,每個年級練什么項目也有著精心設計,在此基礎上向其他音體美課延伸。
每個月的學習榜樣評比,學校特意單列體育這一項,不只是文化課成績好的學生名字和照片能出現(xiàn)在宣傳欄里,體育成績好的學生在榮譽墻上同樣有一席之地。
在這種朱志輝稱之為“以體樹人”的理念培養(yǎng)下,十幾年來,200余枚獎牌見證了孩子們的成長,168名摔跤專業(yè)人才走出麻田中心校,進入各級體校和體工隊,其中有兩名摔跤國家一級運動員。學生歷年體質健康測試優(yōu)秀率、及格率也穩(wěn)居萍鄉(xiāng)市前列。
各種榮譽也接踵而至:“全國教育系統(tǒng)先進集體”“國家級體育傳統(tǒng)項目學校”……學校獲得的各級榮譽至今已有70多項,光國家級的牌子校門口就掛了5塊。
“踏踏實實做好手頭的事,就已經感到很幸福了”
如今的麻田中心校,坐落于武功山管委會投入近4000萬元新建的校園里。校園內,各種功能教室和教學設施一應俱全,專業(yè)的訓練館能容納兩場省級摔跤比賽。
每當有人來訪,朱志輝會自豪地向訪客介紹學校豐富的音體美教學資源——以摔跤出名的麻田中心校,如今特色課程已遠不止體育課一類。
“設備不到位,我們就去籌專門項目經費;師資不專業(yè),我們就邀請名家來交流,在培養(yǎng)學生的同時,也敦促我們的教師提升技能與專長。”這個自稱很多東西都“不太懂”的“摔跤校長”,從不吝于發(fā)揮自己的影響力,為學生盡最大可能爭取來自外界的教育資源。
朱志輝請來本地非遺傳承人到學校教雕刻,從萍鄉(xiāng)市請來教師教書法、國畫,與培訓機構開展公益合作開設編程課,古箏、圍棋、形體課都有專用的教室和專業(yè)師資。他鼓勵師生積極參加外面各種比賽,拓寬孩子們的視野與思維。
說到學生,他總是侃侃而談,自豪感溢于言表。
平日里,朱志輝喜歡一個人站在操場上看著來回跑動的孩子們,不時會有學生跑過來熱情地跟他打招呼。每當這時,他的幸福感就再次得到“充值”。
“一生能為這所學校服務,我很知足,也很幸福?!庇袟l件更好的城里學?!巴凇彼I導也想把他調到教育局機關里,他都婉拒了,“踏踏實實做好手頭的事,就已經感到很幸福了”。
武功山腳下這所小而美的學校里,朱志輝繼續(xù)為“體育治?!倍Γ凇耙泽w樹人”的路上逐夢前行。
《中國教育報》2023年08月24日第1版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selfimprovementmoveme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