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網民反映,重慶某中學高一某班班主任要求學生購買一款付費學習APP。當?shù)亟涛▓蠓Q,該款APP中課程資源、志愿填報等服務均免費使用。老師要求學生利用假期在平臺學習相關課程資源并推送作業(yè),也是平臺免費為學生提供的服務。平臺還有部分個性化服務,使用費用為三年580元,采取自愿原則,學校不存在強制學生和家長購買的情形。
根據當?shù)亟涛幕貞?,是否花錢購買APP上的個性化服務,家長與學生有充分的自主選擇權,學校不存在強制購買的情況??蓮膶W校老師在班級群中安排購買事宜的情況來看,學生與家長的“自愿”權益似乎并沒有得到充分保障。
如有家長詢問老師此舉是否為自愿,班主任回答:“你認為呢?我們這是學校行為?!崩蠋煹膹娪矐B(tài)度,難免會讓部分學生及家長對該APP在校園內的推廣使用產生疑惑。學生真有自愿選擇使用個性化服務的自由嗎?
對使用APP開展輔助教學行為大可不必一棍子打死,某些資源豐富的學習類APP也能為老師教學、學生學習提供不小幫助。但是,不能向學生收費是一條底線。早在2019年8月,教育部等八部門就聯(lián)合發(fā)布了《關于引導規(guī)范教育移動互聯(lián)網應用有序健康發(fā)展的意見》。其中明確要求,作為教學、管理工具要求統(tǒng)一使用的教育移動應用,不得向學生及家長收取任何費用。推薦使用的教育移動應用應當遵循自愿原則,不得與教學管理行為綁定,不得與學分、成績和評優(yōu)掛鉤。對于承擔招生錄取、考試報名、成績查詢等重要業(yè)務的教育移動應用,原則上應當由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自行運行管理。確需選用第三方應用的,不得簽訂排他協(xié)議,或實際由單一應用壟斷業(yè)務。
學校主動引進APP等收費項目來開展輔助教學,那成本原則上應由學校承擔,而不是把成本轉嫁到學生身上,因為提升教學效果本就是學校的職責與義務。
面對學生及家長的質疑,當?shù)亟涛皶r介入調查,責令學校聯(lián)系APP運營方,根據學生意愿積極開展費用清退,同時還將開展進一步的調查。不過,管理部門在積極回應關切、處置個案問題之外,還要同步開展全面清查,看看是否還有類似的收費學習類APP在當?shù)匦@出沒,并從制度層面為APP進校園立好規(guī)矩,在源頭處把好關。避免收費學習類APP進校園,在滋生腐敗的同時,加大學生與家長的經濟負擔,并干擾學校正常教學工作。
(作者系媒體評論員)
《中國教育報》2024年01月11日第2版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selfimprovementmoveme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