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生的眾多轉折點中,“畢業(yè)”無疑是一個尤為重要的時刻。它不僅標志著一段校園生活的結束,更預示著下一段生活的開始。而在這特殊的時刻,校長們在畢業(yè)典禮上的致辭都備受矚目,往往被視作大學生的“大學最后一課”。校長寄語不僅充滿了對即將走出校門的學子們的祝福與期望,更是對他們在未來人生道路上的指引與激勵。
畢業(yè)致辭之所以受到廣泛重視,其背后有多重因素交織。畢業(yè)致辭是情感共鳴的載體。在大學畢業(yè)這個特殊的時刻,學生們經歷了數年的寒窗苦讀,即將踏入社會迎接諸多未知與挑戰(zhàn)。校長們的致辭通常會分享個人成長的故事、職場經驗或是對未來的展望,這種情感的共鳴使得畢業(yè)致辭具有了特殊的意義。它不僅是對學生們過去努力的認可,更是對他們未來道路的鼓勵與指引。
畢業(yè)致辭是校園文化傳承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每一所大學都有其獨特的歷史與傳統(tǒng),畢業(yè)致辭往往是對這些文化傳承的集中體現。校長們會在致辭中回顧學校的輝煌歷程,講述前輩們的奮斗故事,以此激勵學生們繼承和發(fā)揚學校的優(yōu)良傳統(tǒng)。這種文化的傳承不僅增強了學生們的歸屬感,也讓他們在未來的道路上有了更加堅定的方向。
畢業(yè)致辭是社會公眾洞察時代的窗口。大學畢業(yè)不僅僅是個人成長的里程碑,也是社會人才流動與觀念更新的重要節(jié)點。校長作為各自領域的杰出專家學者,往往會在畢業(yè)致辭中凝聚個人對社會未來發(fā)展的展望與判斷,進而吸引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成為社會公眾把握時代發(fā)展潮流的“公開課”。
那些受到大家廣泛關注的畢業(yè)致辭,往往具備以下幾個顯著特點。一是真摯的情感表達。優(yōu)秀的畢業(yè)致辭總是能夠直擊人心,這離不開其中真摯的情感表達,這種真誠與坦率使得致辭更加貼近學生們的內心世界。北京體育大學校長張劍叮囑同學們:“允許自己短暫emo,但不能一直迷茫、躺平。將來無論身處何方、從事何種職業(yè),都要眼里有光、心中有愛,都要保持年輕、心懷夢想,把生活過成自己喜歡的樣子?!?/P>
二是深刻的哲理思考。畢業(yè)致辭不僅是情感的流露,更是智慧的傳遞。那些能夠引發(fā)深思的致辭往往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師長們會通過對人生、社會、未來的深刻洞察來為學生們指引方向,幫助他們更好地面對未來的挑戰(zhàn)。上海財經大學校長劉元春寄語同學們:“數字時代充滿創(chuàng)新、變革、突破和無限的可能性,尤其是人工智能革命的出現,人類的腦力將得到極大的延伸,知識積累和知識創(chuàng)新的模式也隨之改變,生產方式和學習方式都將出現劇烈的變革。低階認知技能的可替代性越來越強,更強大和持續(xù)的學習力正變得越來越重要。這就要求同學們要學會學習和構建不斷演進的知識框架,并以之進行問題識別、邏輯推理、意義構建,最終轉化成解決現實問題的行動力。”
三是獨特的個性風采。每一所大學的畢業(yè)致辭都有其獨特的風格與魅力,無論是幽默風趣還是嚴謹莊重,獨特的個性使得畢業(yè)致辭更加生動有趣,也更容易被學生們所接受與銘記。哈爾濱工業(yè)大學校長韓杰才鼓勵同學們:“既要煉‘鋼筋鐵骨’,真刀真槍破解‘卡脖子’難題,做科技賽道的超越者、領跑者,更要主動煉就‘火眼金睛’,以‘一畫開天’的勇氣和自信為國謀長遠、計長遠,成為新賽道的開拓者、擘畫者?!?/P>
畢業(yè)致辭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不僅僅是因為其本身的情感價值與文化意義,更因為它所承載的社會期待與教育使命。每一所大學的畢業(yè)致辭都反映了其獨特的教育理念與培養(yǎng)目標。通過對畢業(yè)致辭的深入解讀,我們可以更加清晰地了解到一所大學的教育追求與價值取向,這甚至成為許多高考學生家長選擇和了解目標院校的重要參考。
在畢業(yè)致辭中,校長們往往會對學生們提出殷切的期望與要求,這些期望不僅是老師、學校對畢業(yè)生們的希望,更是社會對他們未來角色的期待。這使得畢業(yè)致辭成為向廣大青年群體傳遞社會期望的重要通道,成為社會期望與個體成長之間的橋梁。
而且,不同時代的畢業(yè)致辭往往反映了當時社會的主流價值觀與時代精神,通過對歷史上不同時期的畢業(yè)致辭進行分析,我們可以窺見時代變遷對教育理念的深刻影響,一篇卓越的畢業(yè)致辭一定兼具高度的家國情懷和對時代課題的深度回應。
畢業(yè)致辭作為“大學最后一課”的重要組成部分,其背后蘊含著豐富的情感價值、文化意義與社會期待。它不僅是學生們成長道路上的重要指引,也是教育理念與時代精神的集中體現。因此,我們應該立足時代發(fā)展方位,結合當代青年的思想特點,讓畢業(yè)致辭真正成為直抵人心、難以忘卻、激人奮進的“大學最后一課”。
(作者系上海財經大學教授)
《中國教育報》2024年07月03日第2版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selfimprovementmoveme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