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揚中華美育精神,以美育人,培養(yǎng)有中國心、民族魂的時代新人,學校教育責無旁貸。學校應將傳統(tǒng)美育文化的價值觀念、核心理念和重要內容,融入各級各類學校課程教學體系,使廣大學生親近中華美學,深刻領會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內涵魅力,形成良好的審美品位,升華人生格局和境界
美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重要途徑,在培養(yǎng)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過程中發(fā)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中華美育精神集中體現(xiàn)了中華美學精髓及其核心價值追求,是當代美育的寶貴資源。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全面加強和改進學校美育,配齊配好美育教師,堅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學生審美和人文素養(yǎng)”,“做好美育工作,要堅持立德樹人,扎根時代生活,遵循美育特點,弘揚中華美育精神,讓祖國青年一代身心都健康成長”。這些重要論述為我們在網絡語境下弘揚中華美育精神,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培養(yǎng)堪當民族復興重任的時代新人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把握中華傳統(tǒng)美育獨特的育人價值
中華傳統(tǒng)美育深植于中華民族歷史文化土壤,培育出獨特的審美理念和核心價值,歷經時間考驗、實踐檢驗,至今仍然閃爍著光芒。
中華傳統(tǒng)美育崇尚內圣外王,助力理想人格形成。在中華傳統(tǒng)美育中,美與善是一體的,所謂“興于詩,立于禮,成于樂”,人格的完善,有賴于美的熏陶和感染;美與社會風尚是相表里的,所謂“治世之音安以樂,其政和;亂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社會風尚的好壞既體現(xiàn)于音樂等藝術風格,同時音樂等藝術美的熏染也對社會風尚起到推動甚至導引作用。因此,美育不是簡單的藝術訓練和欣賞,而是在“游于藝”的過程中錘煉品格、修身養(yǎng)性,進而促成社會文明的拔節(jié)向上、民族精神的奮發(fā)昂揚。
中華傳統(tǒng)美育崇尚身心和諧,促進人的氣質轉化升華。北宋張載提出,人性可分為“天地之性”和“氣質之性”,“天地之性”至善,“氣質之性”有善有惡。人的修養(yǎng),就是要努力克服、轉化“氣質之性”,即“變化氣質”,使之逐漸回歸、恢復到至善的“天地之性”。中國古人認為,美育在促進“變化氣質”方面有獨特的作用。清代曾國藩說:“人之氣質,由于天生,本難改變,惟讀書則可變化氣質?!边@里的“讀書”就包括詩教和閱讀文學經典??鬃诱f,“其為人也溫柔敦厚,《詩》教也”。南宋朱熹提出:“讀《詩》之法,只是熟讀涵味,自然和氣從胸中流出,其妙處不可得而言。”像音樂等,更是具有“入人深、化人速”的突出特點,是其他教化手段難以媲美的。
中華傳統(tǒng)美育崇尚“天人合一”,豐富人的超越性體驗?!疤烊撕弦弧笔侵腥A文化的核心概念,也是中華傳統(tǒng)美育的最高追求,在美育中的體現(xiàn)至少有三個層次。一是人與天地萬物的親近感。在中國古人看來,“天”不是高高在上、不可企及的存在,人與天地萬物互相聯(lián)結和感通,所以有“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和“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等詩性表達。二是天地與人生的和合交融。《易經》講:“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痹谥袊湃丝磥?,天地萬物之流轉變遷,與人的生命生存息息相關,所以有“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等浩嘆。三是物我合一的天地化境。古人言,“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大樂與天地同和,大禮與天地同節(jié)”,“天地氤氳,萬物化醇”。美育就是通過欣賞和體驗藝術的節(jié)奏,進而感通天地生生不息的節(jié)奏,把自我的生命同天地熔鑄為一體,讓人生超拔到極高明廣大的境界。
中華傳統(tǒng)美育獨特的育人價值,既是歷史的,也是現(xiàn)代的。它對于我們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審美觀念,提高審美鑒賞力和創(chuàng)造力,養(yǎng)成健全人格,豐富精神世界,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網絡語境中激活中華傳統(tǒng)美育的生命力
在網絡語境下,如何傳播和弘揚好中華美育精神,激活中華傳統(tǒng)美育的生命力,是我們必須解決好的時代課題。
創(chuàng)新發(fā)展傳統(tǒng)美育文化,吸引更多現(xiàn)代人體悟“中華美”。在把握中華美育精神的基礎上,結合網絡時代特點和年輕人的興趣點,對中華文化進行現(xiàn)代解讀和再創(chuàng)造。例如,將傳統(tǒng)美育元素與現(xiàn)代設計和影視作品等相結合,通過時尚、新穎的形式吸引年輕人深入了解和學習傳統(tǒng)美育文化。
利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手段,提升傳統(tǒng)美育文化傳播力??梢越柚鷶?shù)字信息技術,完整記錄留存美育文化遺產信息,構建起傳統(tǒng)美育文化數(shù)字資源庫。融入多種現(xiàn)代媒體元素,通過數(shù)字化敘事,使傳統(tǒng)美育故事講述更加形象立體、可視可感,讓收藏在博物館里的文物、陳列在廣闊大地上的遺產、書寫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來。此外,可以借助網絡平臺開展多種多樣的線上教育活動,有效打破時空限制,讓傳統(tǒng)美育文化更加貼近現(xiàn)代人的生活。
融入青少年文化建設,促進傳統(tǒng)美育文化薪火相傳。推動青少年傳承優(yōu)秀美育文化,關鍵要營造一個重視中華傳統(tǒng)美育的社會文化氛圍。公共文化設施、文化地標、學校建筑乃至一般公共建筑,其設計如果能考慮中華美學理念、凸顯中華美學元素,那么對青少年將是一種強大的、無聲的美育。公共文化活動如果能展示和傳播更多體現(xiàn)中華美育精神的藝術品、故事、思想和人物形象等,那么對青少年無疑將是極大的感染和激勵。家庭教育是開展中華傳統(tǒng)美育的重要陣地,家長首先自己要接觸、了解和熱愛傳統(tǒng)美育文化,再去引導和鼓勵孩子參與書法、繪畫和音樂等中華傳統(tǒng)美育活動,打牢中華文化底子。
通過創(chuàng)造性轉化、創(chuàng)新性發(fā)展,中華傳統(tǒng)美育生命力將被大大激活,傳統(tǒng)美育文化將為新時代文化建設作出貢獻。
找準傳統(tǒng)美育文化落地學校教育的路徑
弘揚中華美育精神,以美育人,培養(yǎng)有中國心、民族魂的時代新人,學校教育責無旁貸。學校應將傳統(tǒng)美育文化的價值觀念、核心理念和重要內容,融入各級各類學校課程教學體系,使廣大學生親近中華美學,深刻領會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內涵魅力,形成良好的審美品位,升華人生格局和境界。
應樹立“大美育觀”。如前所述,中華傳統(tǒng)美育不是簡單的藝術教育,而是基于理想人格培育的“游于藝”。學校美育應以立德樹人為統(tǒng)領,經由藝術教育和經典學習等,涵養(yǎng)學生的理想信念、家國情懷、大愛大德和崇高精神。德育、智育、體育、勞動教育中均有“美”,且必須與“美”共舞;美育的結果不只是審美趣味的養(yǎng)成,更是一切美好品格和美好精神的煉成。
應喚醒美的生命自覺。北宋周敦頤不除窗前草,為什么?他說,“與自家意思一般”,“觀天地生物氣象”。這就是中華傳統(tǒng)美育的生命自覺,當美的精神廣而擴充至極致時,人面對天地萬物,無不懷有欣賞的仁愛之心,仿佛自身與天地大美同體共在。美育的至高追求,就是堅持喚醒學生的這種生命自覺。
應注重對經典作品的品味和欣賞。取法乎上,僅得其中。只有經由經典的熏染,學生的審美品位才會是健康的、高雅的?!安偾髸月?,觀千劍而后識器?!苯處熆梢砸龑Ш蛶ьI學生去咀嚼中國古典文學的精華,臨摹中國書法和中國畫的杰作,領略中國古典音樂的名曲,品味博物館里藝術珍品的精美絕倫,感受中國古典建筑的厚重莊嚴,體悟名山大川文化遺跡的博大浩瀚,等等。通過對大量古典文化的學習和賞析,中華美育精神將自然浸入學生的骨髓。
應注重偉大人格之美的熏陶。中國古人重視“文以載道”、“藝以載道”,講究知人論世。孟子說:“頌其詩,讀其書,不知其人,可乎?”美育的一個重點就是欣賞偉大人格之美。心靈的美好最好由美好的心靈來陶冶,人格的完善最好由偉大的人格來感化。一個偉大的靈魂就是一部鮮活的美育“教材”。學校美育應該注重引領學生品讀中國歷史上各領域杰出人物、英雄豪杰的傳記等,欣賞乃至親近偉大人格之美。
應注重美的踐行和創(chuàng)造。學習和傳承中華美育精神,不能只是旁觀式的欣賞,而是要動手踐行,“入乎其中”。書法、國畫、民族樂器和古詩詞的創(chuàng)作等已在許多學校推廣普及,幫助學生走進了傳統(tǒng)美育文化的精彩世界。在此基礎上,還要注意引導學生體悟傳統(tǒng)美育文化的靈魂,自覺烙印中華美育精神。北宋程顥說自己“寫字時甚敬,非是要字好,只此是學”。明代王陽明解釋,這并不是說把字寫好不重要,而是說練字的功夫是煉心,“此心精明,字好亦在其中矣”。畫畫、舞蹈等一切美育實踐也是如此,都是在“藝”的創(chuàng)造中涵養(yǎng)“敬”、鍛煉“心之精明”,促進“藝”與“道”的雙向提升。
總之,我們需要自覺傳承和弘揚好中華美育精神,找準中華傳統(tǒng)美育在學校轉化落地的路徑,讓中華美育精神在教育強國建設新征程上大放光彩。
?。ㄗ髡呦蹈=◣煼洞髮W協(xié)和學院副教授、福建省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福建師范大學研究基地特約研究員)
《中國教育報》2024年12月26日 第06版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selfimprovementmoveme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